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外媒体看定南> 正文

经济日报四版头条:“脱贫致富不返贫”是如何实现的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18 来源:经济日报 字体:【】 【】 【

“脱贫致富不返贫”是如何实现的

    ——江西赣州金融扶贫攻坚调研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国民 温济聪 赖永峰

江西赣州市石城县高田镇湖坑村村民张远兴(左)通过“烟农贷”获得贷款后,种植了14亩烟叶。

江西赣州市信丰县古陂镇太平天光光伏发电及生猪养殖“二位一体”,贫困户可享受固定的入股分红和利润再分配收益。

江西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南坑村村民康云龙用自家250平方米的屋子作为抵押贷款10万元,用于发展养猪业。
 

 

 

    核心提示

 

    江西赣州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内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都占江西全省三分之一以上,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记者在赣州调研时发现,近年来,赣州积极探索金融扶贫路子,建立起一套多方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整合政府、银行、贫困户、村集体、市场经营主体等各方资源,同时根据当地实际,设计出有特色的金融产品,持续构建完善、可持续的农业保险体制机制,实现了以金融“活水”撬动产业发展、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

    近年来,赣州积极探索金融扶贫路子,以金融“活水”撬动产业发展、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贫困人口由172.6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34.99万人,137.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3.45%下降到4.31%,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今年,全市计划脱贫人口18.7万人。

    赣州金融扶贫是如何实施的?金融扶贫如何变输血为造血,做到脱贫不返贫、脱贫能致富、致富能持久?初夏时节,经济日报记者来到赣州,深入章贡、信丰、会昌、石城、赣县等县区,对这里的金融扶贫工作开展调研。

 

金融扶贫着力点在产业

 

    通过建立一套多方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政府财政扶贫资金效用最大化,有效整合政府、银行、贫困户、村集体、市场经营主体等各方资源,将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金融扶贫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撬动作用。

    来到位于赣州市章贡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火燃村的登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厂区,今年60多岁的贫困户陈金兰正忙着包装食用菌。见到记者的到来,她有些兴奋,“有了‘产业扶贫信贷通’的好政策,现在我不仅可以每个月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每年还可以拿到2400元的信贷通分红,加起来一年收入超过了3万元”。

    陈金兰说的“产业扶贫信贷通”,是赣州市创新开发的一款金融扶贫信贷产品。通过政府的增信作用,市政府筹集风险缓释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以1∶8的比例撬动银行信贷资金,为贫困户发展生产和市场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创收提供资金保障,扶持扶贫产业发展,以增加贫困户造血功能,达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目标。同时,由县级财政负责对贷款利息进行补贴,市、县两级按5∶5的比例分担“产业扶贫信贷通”实际贷款损失。

    “产业扶贫信贷通”实现了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农民变工人。登峰农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29户贫困户员工每户通过产业扶贫信贷通获得10万元贴息贷款,公司将这些贷款吸纳运作,进一步扩大生产、拓宽市场。贫困户中有11户通过为公司提供劳务,每月能拿到2000元至3000元的收入,剩余贫困户通过产业分红,每年能拿到分红收入2400元。此外,公司还给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每季度提供补助工资500元至600元。

    无独有偶。位于信丰县古陂镇阳光村的古陂农伯乐蔬菜产业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08年。信丰农商银行古陂支行评定农伯乐蔬菜合作社为一家非常适合作为扶贫带动型的企业。经过与古陂镇政府和农伯乐创始人赖焕华协商,三方达成了“政府给政策做引导,农商行提供资金支持,合作社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合作协议,并共同发起组建了“农伯乐蔬菜产业扶贫服务中心”。当地政府为中心的土地承包工作开启了绿灯,通过土地流转,中心的经营面积增加了100多亩;通过“产业扶贫信贷通”政策联结入股中心的贫困户在信丰农商银行古陂支行贷款140万元,用于蔬菜大棚建设、蔬菜种子育苗、营销网络拓展等上下游基础建设。在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下,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发展了产业,平均每户年纯收入可达到2万元至3万元,其中有32户贫困户在合作社带动下已实现脱贫。

    赣州市金融扶贫工作自2016年3月份开展以来,成效明显,成为精准扶贫的强大助力。赣州市金融工作局金融服务科科长罗希介绍,2016年至2017年,赣州全市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528.64亿元,其中用于支持贫困户及贫困村发展产业增收脱贫的“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共计发放160.76亿元,惠及贫困户18.6万户、市场经营主体4566家、贫困村193个。其中,全市29.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年来贷款占比达到63.25%。

 

量身定制金融产品

 

    金融扶贫要根据当地实际,设计出有特色的金融产品,通过精准的产品来支撑金融扶贫,起到资金的润滑剂作用。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和产业发展,不断丰富品种,真正为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着想,提高扶贫的可持续性。

    位于定南县岿美山镇坂埠村的油茶基地生机盎然。“这片油茶林是种柑橘转型后开发的,多亏有农业银行的支持才能发展起来。”基地第一年采摘茶果,茶油还没榨出来就已经被客户订购一空,这让张日平很是兴奋。

    油茶种植被称为“富人产业”,其特点是生产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前5年每年都要投入,虽然自己当初有些积蓄,到最后还是支撑不下去。”张日平回忆,2015年是最为困难的一年,而中国农业银行当时推出的“金穗油茶贷”帮助解了燃眉之急。张日平向当地农行申请了一笔30万元的贷款,仅一个星期时间,就顺利拿到了贷款。

    “5年的时间,种植油茶从当初的2500株已经扩大到现在的33万多株,面积达到了3000亩。全部丰产后,年纯收入将有七八百万元。”张日平告诉记者。

    不仅有“油茶贷”,还有“蔬菜贷”“脐橙贷”“果业贷”“林权贷”……江西赣州银座村镇银行行长潘再友介绍,他们先后推出了“小本贷”“兴农贷”“畅易贷”“信用易贷”“小微信贷通”“商赢易贷”“春节备货好易贷”“果业贷”“林权贷”等与赣州经济金融土壤与气候相适应的产品,受到当地小微企业的广泛欢迎与认可。

    赣州银监分局监管三科科长李钒表示,依托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分局支持引导银行机构创新推出了20多个契合赣南扶贫产业的特色信贷产品,并积极探索开展“银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村集体+贫困户”“银行+贫困户”等信贷扶贫模式,帮扶贫困户通过林地流转、资金入股分红、带动创业、家门口就业等多种形式增收脱贫。

    金融“活水”滋润产业发展。近年来,赣州按照“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要求,以金融支持为杠杆,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引导贫困户直接发展,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等方式,坚持“长短结合、适度规模、效益优先”原则,因地制宜发展蔬菜、脐橙、油茶、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光伏等特色产业。全市累计覆盖带动26.44万户、97.82万贫困人口增收,基本上实现了家家户户都有产业。赣州的探索实践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去年原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在瑞金召开全国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赣南脐橙成为优势产业带动脱贫的范例。

 

提供全方位金融保障

 

    针对农产品质量不稳定、价格波动大、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等特点,需要推进保险、期货等金融资源整合,构建完善、可持续的农业保险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发挥保险业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为贫困户排忧解难,为扶贫产业保驾护航。

   今年80多岁的会昌县贫困户罗文标,种植的脐橙患上了黄龙病,只得砍掉30株树,由于县财政按每株8毛钱的保费给所有贫困户种植的脐橙投了保,他因此获得了1200元赔付款。

    “有了这10万元,更新环保设备、扩大养殖规模就不用愁了。”赣县区江口镇东风村的生猪养殖户易庆发拿到保险支农融资款喜笑颜开,“保险公司发挥了很大的保障作用,让我们面对病害也不再恐慌。去年我家给60头母猪投了保险,330头育肥猪投了养殖险,自缴保费仅2040元,后来因为病害获得了1.56万元的理赔款”。

    结合“一县一品”项目,当地推出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助力农业产业发展。2017年赣州将莲子、肉鸡(鸭)、山羊、三黄鸡、甜叶菊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纳入保障范畴,其中:石城县白莲保险覆盖面近100%,提供风险保障5600万元,支付赔款184万元;会昌县柑橘保险试点项目为全县共计25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柑橘种植户和珠兰、周田镇的柑橘种植大户,承保面积1.99万亩,保险金额3982.5万元,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79.65万元,赔付额近1000万元,有效保障了贫困户的收益。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的难点。2016年起,赣州在全省率先探索设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贫困人口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四道医疗保障线”。2017年,当地将贫困人口疾病医疗补充保险保费由每人每年90元提高到260元,保费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财政支付,同时将未纳入建档立卡的城乡孤儿、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列为“四道医疗保障线”的享受范围。目前,赣州贫困群众医疗费用个人自付的比重降至10%以内,部分重病患者自付比例不到5%。当地逐渐完善的健康扶贫保障线,夯实了兜底保障作用。

     “今年,我们将继续推动特色农险发展,服务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承保公司在‘一县一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面提标增品,提高服务效率,精准对接脱贫攻坚需求和乡村振兴需求;鼓励保险产品创新,探索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加强农险监管,严惩农险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赣州保监分局监管科科长廖志雯介绍,当地还将引导承保公司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科技运用水平,优化承保理赔流程,提高承保理赔效率,切实使更多农户受益。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