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外媒体看定南> 正文

光明日报14版:脱贫攻坚,如何调动社会参与热情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19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打造旅游“金名片”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发

 

碧桂园派出产业扶贫技术专家深入果园实地讲解。资料图片

 

  【经济界面】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脱贫攻坚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党政机关定点扶贫,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和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联动。 

  企业应该在脱贫攻坚中承担哪些责任?如何做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如何调动社会参与脱贫的热情?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线调研。 

1.打牢脱贫攻坚的产业基础 

  【案例】 

    5月31日上午,碧桂园田东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指挥部揭牌暨技能培训精准扶贫启动仪式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举行,正式拉开了碧桂园集团与田东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结对帮扶的帷幕。碧桂园将因地制宜,在革命老区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扶贫模式,全面助力脱贫攻坚。此前,碧桂园已与包括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等革命老区在内的全国13个县签署了结对帮扶协议:确保在2020年前,助力13个县的3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并通过整县帮扶,探索乡村振兴新路。 

  “帮扶13个县整县脱贫,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人间有大爱的企业家胸怀,更让我们看到了以社会责任为基石,以党建扶贫为引领,以产业和培训为两翼,并辅以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的模式投身脱贫攻坚伟业的生动事例。”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表示。

  在全国,更多的山村因为碧桂园的帮扶实现了脱贫致富。

  广东省英德市树山村是碧桂园探索精准扶贫的第一个试点。树山村原是一个水库移民村,下辖13个自然村,有380多户人家,山多地少,是出了名的穷村。2010年6月,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决定捐资2亿元用于树山村扶贫。

  除了脱贫攻坚,杨国强还惦记着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核心要在农村产业规模上做文章,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

  “8年前树山村还是污水横流,村民大多住在破旧的泥砖房内,村里连自来水都没有,年轻人外出打工根本不想回来。”树山村党支部书记罗世煌说,“当碧桂园集团选择帮扶我们村时,村民们都不相信能给村里带来多大改变。没想到短短8个月,企业帮村民建造的第一批新房就交付使用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指导村民发展苗木产业,使贫困家庭有了‘造血’功能。”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了星星点点的小村屯、村落,在同步小康和国家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振兴乡村、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成为中国发展的迫切任务。杨国强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村情的适度规模经营。

  脱贫攻坚,必须要有产业支撑。

  “输血”不能代替“造血”。如何让贫困户具备持续增收能力?经过调研后,碧桂园与树山村一起制定了发展绿色苗木产业的扶贫思路。结合旗下有绿化公司的优势,碧桂园向树山村派驻技术人员,成立苗圃示范基地,免费培训村民。

  为解决贫困农户本钱不足问题,碧桂园创新推出为村民垫付50%至90%的种苗款,引导村民成立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从广东英德市树山村初步探索,到广西田阳县央律村深化实践,经过8年的实践,碧桂园整村扶贫、产业扶贫的扶贫模式迅速在更多地方得到复制:在广东韶关营盘村建立番薯合作社;在广东潮州市黄正村打造茶叶产业园和茶叶加工厂……每选定一处扶贫点,都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助推精准脱贫。

2.让利益联结更加稳固 

  【案例】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走进江西定南县鹅公镇就业扶贫产业园,宽敞的园区里,密集的厂房内,机声隆隆,人来人往。出扶贫示范园往南一公里,占地200亩的菊花种植基地在夏日里青翠欲滴,黄白色花蕾点缀枝头。负责人彭金凰带着几名工人正在安装观光栅栏。据彭金凰介绍,2017年5月,塘唇、水邦、岸口3个村通过流转土地,他和另外32位村民共出资102.3万元成立菊花种植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公司+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吸纳了20户贫困户入股,提供了80个就业岗位,贫困户就近到基地务工,每年可增收1.5万元。 

  “公司+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其背后凸显的是企业和农户、政府的利益联结。

  有了产业,还得实现与贫困户的精准对接。建立就业扶贫管理台账体系是鹅公镇在精准帮扶上的一大“妙招”。“建立就业需求台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因人施策、量体裁衣,实现与贫困户信息库无缝对接,政府‘保姆式’架起贫困户与社会资源的‘致富桥’,探索出一条以社会力量为主体,贫困户参与,政府服务保障的‘三方融合’脱贫之路。”鹅公镇党委书记冯武耀说。

  除了企业,社会组织也是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社会组织超过77.3万个,全国性社会组织共2315个。全国性社会组织在资产规模、动员能力、业务素质等方面有较大优势。近年来,它们纷纷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以丰富的形式参与脱贫攻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活水”进一步涌流,热潮正起。

  如何密切社会组织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对此,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洪天云认为,必须把基层组织动员起来,把党员动员起来,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到企业中、带到合作社里,让他们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利益共享,这才是真正的利贫、带贫、减贫。他表示,必须按照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别是把关系贫困老百姓长远发展的产业做好,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产业扶贫不是给钱给物的慈善行动,而应作为一种利益共同体,企业通过扶贫获得了产业拓展空间,而扶贫对象则通过社会和企业的帮扶获得了自身发展的原动力,激活了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晓山说,这就如同汽车的发动是靠电激活发动机,但汽车的飞驰则要靠自身发动机,才能激活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为让农户分享发展成果,碧桂园开展设施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和现代农业综合体。经评估合格的产品,碧桂园将通过新零售品牌“凤凰优选”和自有农业品牌“碧乡”两大平台打通农产品销售产业链,通过凤凰优选旗下门店向300万业主直供农副产品,增加产品品牌价值,并带动当地农产品稳定销售和贫困户就近就业,促进城乡有机融合。

  “要由‘打赢’脱贫攻坚战向‘打好’转变。随着精准扶贫推进,现在农村的穷人基本上都找出来了,我们就要让他能够稳定脱贫,保证脱贫质量,减少返贫的数量。”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优势,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全社会脱贫攻坚的合力。

3.让政府、市场和社会实现互动 

  【案例】 

  “之前只有到了每年砍麻竹笋的季节,才有些零工可以做。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月薪过万元。”广东省英德市西牛镇贫困户谢旭杰告诉记者。通过碧桂园开展的技术培训,谢旭杰学会了SSGF铝模拼装技术,培训结束后,他前往东莞市广胜达建筑科技产业园,正式“变身”成为建筑产业工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顶层设计,离不开政策的引领、外部帮扶的助推,更离不开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提升。

  “碧桂园通过产业、智力等模式的结合,创出具有特色的长效扶贫机制,成为广东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和榜样。”广东省扶贫办主任梁健指出。

  专家认为,脱贫攻坚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零敲碎打、单兵突进都不行,唯有上下齐心、凝聚合力,才能有效推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其中,让政府、市场和社会实现互动,从而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成为关键所在。

  2017年底,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发布的《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要求,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明确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倡导志愿扶贫、其他扶贫行动”六大领域。

  “我们从扶智入手,加大对帮扶13个县的教育扶贫投入,此外还计划设立健康扶贫基金,对13个县加强补充医疗保险,为贫困户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等,让更多贫困人口看得好病、防得住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数。”杨国强说。

  一手牵政府,一手握群众,企业和社会组织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联通之间架设桥梁;是联系爱心人士等社会帮扶资源与农村贫困人口的重要纽带;是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家指出,脱贫攻坚的社会参与也需要激励和鼓励,更需要有序引导。各级政府可以通过财税扶持政策,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到扶贫地区去投资兴业,拉动产业发展,从根本上帮扶贫困群众,与社会力量团结与共,形成扶贫攻坚的整体合力。

  “其中,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的融资监管,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按市场规律发展产业,产品要变成商品,不能盲目跟风上项目。”刘永富说,发展产业要建立“带贫”的机制,防止步入“养懒”误区,重视精神扶贫,保持精神上富有。要精准识贫也要精准退贫,防止数字脱贫,实现稳定脱贫,保证脱贫的质量。互联网市场要与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保持一致,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共同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培育和人才培育,引领社会新风尚。

  (本报记者 李慧)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