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砥砺奋进的五年>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优化结构提效益现代农业拓富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12 来源: 字体:【】 【】 【

  109,记者在历市镇千亩蔬菜基地项目现场看到,一个个高标准钢架连体大棚拔地而起,一台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这个占地1000余亩、覆盖当地4个行政村22个村民小组的项目,是我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攻坚战的一个生动实践。 

  十八大以来,我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并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走出了一条绿意盎然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特色产业 示范引领拓富路 

  金秋时节,行走在各镇山间高处,极目所及,烈日之下,红土之上,一片片油茶林郁郁葱葱。 

  油茶从种植到开花结果产油需要45年时间,但稳产期高达70-80年,保守估计,亩产年收益4000元。对于政府来说,发展油茶产业,是高效的政绩工程,对农民则是利在三代的幸福工程。为给农民群众找到一个长期致富的金饭碗,在脐橙产业遭受黄龙病重创后,我县制定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引导鼓励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积极种植油茶,并与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进行战略合作,共同高位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8.6万亩,新造高产油茶林面积5.3万亩,其中去年一年时间新造高产油茶林3.84万亩,带动159户贫困户走上油茶产业脱贫致富之路,解决3356名贫困户在油茶基地务工,发放油茶补助资金3800多万元。2017年,国家开发银行更是确定定南县为开发性金融精准扶贫示范点全国八个示范点之一,直接带动4个亿的帮扶资金。 

  十八大来,我县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富民产业来抓,注重发挥政府扶持、引导、服务的作用,依托生态资源禀赋,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引导农民认准发展项目,帮助农民解决发展难题,促进产业蓬勃发展。现如今,油茶、脐橙、蔬菜、茭白、特色养殖等产业遍地开花,规模日益扩大,成为我县五大特色农业产业。换届以来,全县建设标准化生态示范脐橙园10个,其中,梦江南农场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富硒脐橙获评全省著名商标。计划投资1.5亿元,分两期重点打造历市镇千亩高标准蔬菜基地,目前已完成流转510亩,高标准大棚200亩,完成投资3000万元。全县新增蔬菜种植面积0.7万亩。形成了历市镇车步片7个村的规模连片万亩茭白种植基地,年产茭白1.75万吨,从浙江省引进的双季茭等新品种试种成功。打造了中国鹿湖种鹿场、龙塘龟谷、岿美山中华鲟等特色养殖基地,分别引进种梅花鹿315头、龟苗2000只、鲟鱼7万余尾。 

  如今,遍布各乡镇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新增长极,拓宽了农民致富路,引领全县农民增产增收。今年上半年,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9.5元,增长11.4%,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个百分点。 

  接二连三 融合发展提效益 

  日前,万佳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排排立体式菇床上双孢菇洁白鲜嫩,惹人喜爱,工人正忙着采摘、包装双孢菇。在该公司,双孢菇进了标准厂房,实现了工厂化种植,智能化厂房按照自动化生产工艺,全程实现了电脑控制,工业化生产促进了双孢菇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一、二产业相融互促。 

  农业如果仅从种养业环节来看,效益是有限的,必须把生产加工和销售连起来,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近年来,我县在确保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不仅让现代农业连上了加工业的二产,也接上了休闲农业的三产,最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大农业接二力度。着力强龙头、建基地、创特色,大力发展食用菌、苗木花卉、标准化蔬菜、规模化养殖等特色高效农业,促进了现代农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高效益发展。依托省级农业科技园,大力推进龙塘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建设,投入1.65亿元建设核心区基础设施,引进了万亩乐邦园林、3000亩富硒脐橙等8家企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重点引进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流通、高效设施农业、特色小镇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项目。引进了联多利生物饲料、正合绿色生态循环园及九鼎牧业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其中投资3.8亿元的万佳诚双孢菇项目成功试产。目前,全县有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 

  做活做好乡村游,加快农业连三进程。聘请国内一流专业团队领衔古村落保护、美丽乡村规划。以4A级乡村旅游标准打造黄砂口、太公至蕉坑美丽乡村。坚持把秀美乡村建设与全域旅游相结合,定南鹿湖开花小镇入选市级特色小镇,龙塘长富村、历市镇太公村等5个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已具雏形。 

  如今,我县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联动发展、效应叠加,接二连三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逐渐形成。换届以来,我县新增省市农业龙头企业6家,市级以上示范社(家庭农场)16家,全县累计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5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7家,市级11家;家庭农场172家,其中省、市级各6家。(李丽珍)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