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 争创新业绩:教育优先铸辉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换届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出台了《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素质教育发展、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城区学校扩容、平安校园创建、教师培训等“五大工程”,创新教师引进补充、教师编制管理、教职工人事管理、教师激励、支教帮扶等“五项机制”,大手笔推进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呈现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各镇均设立一所公办幼儿园,正改扩建砂头学区、迳脑学区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向村级延伸,加快和顺幼儿园建设,实施省、市示范幼儿园创建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级督导评估。定南中学搬迁至新校区后,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和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毛入学率达92.6%。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续续扩大,品牌专业得到加强,与江西理工大学、深圳国泰安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紧紧围绕“质量提档”主题,通过提升课堂效率、夯实教科研基础、加大培训力度等措施,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与华南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新余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加大了“青蓝工程”结对帮扶力度;大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教师培训活动,培训教师3500多人次。实现全员参与片区教研培训目标;开展了中小学各学科教学比武13场次,学生各学科竞赛4次。今年全县高考成绩创出历史新高,在考生较去年减少116人的情况下,全县一本上线人数136人,同比增加31人,增长30%;二本以上上线人数484人,同比增加20人。
素质教育成效斐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工程”,开展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活动。“一字一诵”教育全面开展:编印了中小学诵读教材》,全县学生人手一册。扎实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开展第三届读书节和“六一”庆祝活动,启动“红色、绿色和古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和系列读书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学校德育品牌项目。校园文化建设扎实开展:投资403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在政策、监测、关爱保护等方面构建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加大教育投入,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教育发展,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投资4100万元,实施了岿美山镇中心小学等七所农村学校整体搬迁等工程,新建校舍20895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实施了岭北龙塘中心学校运动场改造工程建设;完成了1492万元教学装备招标采购,装备水平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条件装备标准;全面完成校园网络建设。投资2587万元,实施三小、四小相关工程及六小整体搬迁工程项目建设,把价值3亿元原计划用于商业开发的定南三中老校区,追加投资1.4亿元,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定南中学和定南三中整体搬迁,城区学校教学用房增加162间,一次性全面化解了大班额现象。投入42万元,为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安装了第四批监控系统,实现中小学校、幼儿园视频监控全覆盖,食堂卫生、操作全透明,“校园方责任险”“学校无过错责任险”全部投保到位,健全校园安保,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做好预溺水工作,加强校车管理,平安校园创建持续深入。全面启动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累计发放各类资助金196.8455万元,落实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913人,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学生841人,确保了全县孩子人人“上得起学、能上好学”。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狠抓教师培养补充、教育培训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渐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采取自主招聘和全省统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引进补充教师,首次进行高校现场招聘高中教师,全年招聘教师237人;落实了人才引进优惠办法,启动260套中学教师周转房建设。按照教师实际需求量动态配备编制,在县城学校选调教师、镇村学校优秀教师到城区学校挂职锻炼,选派县城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落实中小学教师未聘人员岗位工资待遇,为全县教职工缴纳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并进行免费体检。(李丽珍)